家人患癌,我们要不要告诉他真相?家属隐瞒病情是“最优解”吗?
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唐云翔教授研究团队曾在2002年10月至2016年12月之间,招募了29825名肺癌患者,每6个月对他们进行一次随访,直至2017年6月。研究人员还对影响肺癌生存的潜在因素进行了登记,包括癌症诊断情况、年龄、性别、类型、分期、是否知晓诊断结果等,以分析知道诊断结果,对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。 研究结果显示,知晓自己诊断结果的肺癌患者,比不知道诊断结果的患者,生存时间更长。知晓诊断结果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.33个月,而一直“蒙在鼓里”的患者,中位生存时间却为8.77个月。 研究人员认为,肺癌患者了解诊断结果,有助于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,这项研究提供了明确的证据,表明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应向患者充分告知癌症的诊断信息。知道自己患有癌症的人,可能会积极改变生活方式,接受治疗,与疾病作斗争以延长生命。 该研究的作者、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心理与卫生学系唐云翔博士表示,“在完全告知肺癌患者诊断结果后,患者虽然有可能会感到焦虑和痛苦,但从长远来看,这对他们有益。”
讨论是否应该对患者隐瞒病情,首先需要问的是:患者自己想知道吗? 针对这个问题,一位医生曾做过两次问卷调查: 问卷一:“如果家人查出癌症,你会告诉他/她真相么?” 问卷二:“如果你被查出癌症,你会希望知道真相么?” 在收到的2000多份答案中,调查结果惊人:
在亲人确诊癌症的时候,74%的问卷参与者选择向亲人隐瞒所有或者部分病情,只有26%选择告诉患者所有信息。 如果换做自己生病呢?
高达85%的问卷参与者都希望能知道所有信息,自己身体自己做主! 这26% vs 85%的巨大落差:
而英国一项2001年进行的研究显示,87%的调查者表示,无论信息好坏,想知道尽可能多的关于病症信息,高达98%的患者想知道他们的疾病是否是癌症。一项日本福冈大学组织的调查也显示,85.7%的癌症调查者希望获知自己的病情信息。 将心比心,如果我们都希望知道真相,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,是否也应该考虑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肿瘤患者呢?
很多家属之所以不敢告诉患者真相,是担心他们心理上承受不住反而不利于治疗。但其实这些也只是我们的猜想,患者在知道真相后真的会想不开或影响治疗效果吗? 事实上,美国上世纪70年代就颁布了《患者权利法案》,明确强调了患者享有“知情同意权”:
简单来说,在美国,如果患者不知道自己病情,医生做任何治疗都是违法的。医生也已经习惯第一时间将病情和可能的治疗方案告诉患者本人,由患者自己决定如何治疗以及何时告诉家人。 美国是世界少数立法强制要求医生告诉患者病情的国家之一,但同时,美国癌症生存率是世界领先的,这至少从侧面证明,第一时间给患者公开透明的信息,整体看来,并不会给治疗效果拖后腿。 你可能要说,美国和中国文化差异大,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许更强。那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东亚邻居日本,日本医生直接告知病情已成工作程序。 在日本,医生一般会很直接地向癌症患者交代病情,家属可以陪同在旁倾听,但是治疗方案由患者自己做决定。而对于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生存期、肿瘤复发率、转移率,日本医生都会根据指南和大样本数据给出严谨的说明。 多年来,美国和日本癌症生存率一直是世界领先的,这至少从侧面证明,第一时间给患者公开透明的信息,整体看来,并不会给治疗效果拖后腿。
尽管前面讲了很多,但是在到底要不要和采用什么方式将病情告诉癌症患者的问题上,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。虽然我们鼓励让患者享受知情权,但能否顺利接受事实,其实和患者的性格特征、心理素质、教育程度、身体状况等因素都有关系,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: (1)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、身体状况较佳、心理素质良好的患者,建议平静地将病情如实相告,并共同商讨接下来的治疗休养事宜; (2)如果患者身体较差、心理素质不佳,为了避免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生理双重打击,建议不要一下子和盘托出,如果是晚期癌症,先告知家属,比直接告知患者本人冲击要小,家属要做的是困难时降低恐惧,建立希望,治疗情况良好后告知真相,树立继续治疗的信心; (3)而如果面对的是情绪极端敏感脆弱、心理承受能力极差而治疗的依从性又比较好的患者,或许善意的隐瞒也不是一件坏事。 向患者坦白病情,一时的情绪失控,是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必经的情绪释放阶段,这也是暂时的,当接受这个消息并逐步释放这些情绪后,大多数患者会对治疗和生活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