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 发表于 2020-5-20 16:58:01

一文读懂肿瘤患者饮食“宜”与“忌”

我国将每年5月的第三周设为全民营养周。2020年5月17-23日是第六届全民营养周,今年的主题为:“合理膳食 免疫基石”。
合理膳食对于食物的种类、来源和色彩都有要求,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、发育和各种生理、体力活动需求。
这对肿瘤患者来说并不容易。恶性肿瘤属于消耗性慢性疾病,肿瘤患者因为肿瘤特性、临床症状及治疗副反应等情况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。
在实际生活中,患者及家属对饮食特别在意,又常常纠结要不要忌口,肉类、补品、发物能不能吃,反而影响了营养的摄入。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肿瘤患者营养补充的“忌”与“宜”!

维护免疫力离不开蛋白质
维护免疫力,需要依靠多种营养素的联合作用,其中蛋白质扮演着核心角色。
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,人体内有数以百计的各种类型的蛋白质,各自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。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,也是维护免疫力的物质基础。
肿瘤患者的蛋白质需求
诸多代谢性研究显示,对肿瘤患者而言,增加蛋白质摄入,可增强患者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代谢,提高对放化疗的耐受力,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等。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也表明,对肿瘤患者进行合理的蛋白质补充可显著改善免疫状况,降低感染性并发症风险,提高生活质量,改善临床结局。

美国医学研究院建议,肿瘤患者膳食摄入蛋白质提供能量占全日摄入能量的10~35%,其总量不应低于1.0g/kg/d。大部分研究证据显示,肿瘤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应在1.0-1.2g/kg/d,甚至更高。若体力活动下降且存在系统炎症状态,蛋白质可增至1.2-2.0g/k/d。安全性研究表明,在肾功能正常的个体,给予2g/kg/d蛋白质是安全的;但如患者存在急性或慢性肾功能损害,蛋白质摄入不应超过0.8 g/kg/d。考虑到肿瘤患者对蛋白质增量的需要,以及因为肿瘤本身或治疗导致的厌食、纳差等消化系统症状,造成肿瘤患者不能正常经口摄食或摄食不足的情况持续1~2周,则应借助肠内营养(EN)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(FSMP)等来提供包括蛋白质在内的各类营养素和能量,同时,还应注意补充乳清蛋白粉,一般每日20-30g为宜。
在满足蛋白质摄入数量的同时,还应兼顾蛋白质的质量。对肿瘤患者而言,动物类蛋白(包括来自蛋类、奶类、禽畜类、鱼类和海产品等的蛋白质)和大豆类蛋白应占每日蛋白质总摄入量的75%以上。其中,大豆蛋白质含量很高,约为35~40%,是同等量猪肉的2倍,且氨基酸的构成较为合理,富含主食中缺乏的赖氨酸,可弥补肿瘤患者主食氨基酸构成的不足;同时,大豆含饱和脂肪酸低,并具有调节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可能作用,因此不失为肿瘤患者重要的蛋白质来源。
目前社会上还流传着种种肿瘤患者饮食的“误区”,对肿瘤患者造成很大困扰,严重影响肿瘤患者对优质蛋白质的摄取和总的膳食平衡。
海鲜、牛肉、羊肉是不是发物?肿瘤患者能不能吃发物?辟 谣

是不是发物不能一概而论,对过敏体质而言是发物,不过敏就不是发物。牛肉、羊肉都是红肉,建议适量摄入。相比起来,更推荐食用鸡肉、鸭肉、新鲜的鱼虾等。
除去食物本身,是否吃的健康还跟加工方式有关系。蛋白质经过油煎炸后味道很好,但芳香烃含量会增高,毒素会增大,蒸煮吃法是最健康的。
对于肿瘤病人来说,只要食物不过敏,均衡吃都可以。所以建议再也不要把牛、羊、鸡肉、海鲜当成发物了。
不吃饭或少吃饭,能将肿瘤细胞饿死?辟 谣网上流传这样的说法,肿瘤患者吃的太多,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,而少吃或不吃可以饿死癌细胞。实际上,国内外各类研究都没有看到营养支持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。而如果不进行营养补充,肿瘤细胞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,分解人体肌肉组织,反而影响了患者的康复。附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相关数据文章部分来源于: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一文读懂肿瘤患者饮食“宜”与“忌”